心外无物,禅即书画—记刘怀勇教授讲座

2015723,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刘怀勇教授在云门寺佛学院大会议室,为参加第三届“云门农禅”夏令营的营员们,带来了题为《心外无物 禅即书画》的讲座。刘教授从什么是禅、什么是书画、书画与禅有什么关系,三个方面入手,凭着深厚的书画修养与对禅法的深刻感悟,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大乘佛教禅宗教理相融通,给营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刘怀勇教授在授课

在阐述“什么是禅”这一主题时,刘教授借《二十四禅图》讲述了16则禅宗公案。发人深省的禅宗故事配上趣味盎然的一幅幅古朴优美的禅画,让大家感受到禅意之妙的同时,又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讲座氛围 。刘教授通过讲解禅画《法界眷属》,由“山河大地,若草若木,皆是眷属”的答话,启发营员们体悟禅宗不落文字,教外别传的独特传法方式。讲述公案《拜诣真身》中光涌禅师答仰山禅师“若以相看,与驴马无异”的故事,刘教授认为其体现的是《金刚经》之神髓:“凡圣两忘,情尽体露”。又讲述了梁武帝只想借修庙与供养僧人增加自己的功德,只是向外求,而不向内求,并无功德的故事,启发大家体会禅宗心外无物的要旨。

谈到“什么是书法”时,刘教授总结得非常精妙,他说”书法,是汉文化赖以生存的母体语言是东方美学思想的核心体现;是旧文人,新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;是筋气骨肉的人格意向;是歌,是舞,是诗,是禅,是道,是画”。他情不自禁地忆起佛源老和尚,并以老和尚壮年时期与晚年的作品相比较,深感书法即是人心之流露。提到丛林书法,又不得不提隋朝的智永大和尚和被誉为“草圣”的怀素禅师。刘教授指出这些书法作品不矫作,不执着,直指人心,真正体现了有道高僧结合禅法在书画艺术方面的高超造诣。随后,他又展示了弘一法师的绝笔“悲欣交集”,指出弘一法师此一绝笔与其平日作品的精进内敛所形成的鲜明对比,进一步阐明书画创作时心外无物,禅与书画艺术内在相通的讲座主旨。接着,刘教授补充中国画中也有不少以禅宗公案为题材的作品,如《六祖撕经图》《半身布袋像》等。更不乏充满禅意画作如齐白石的《他日相呼》,画中的两只小鸡幼时争虫子,焉知他日以何相呼。当刘教授被营员问及他的作品与齐白石有什么不同时,教授谦虚笑说:“若齐白石是大师,我就是一个初学者”,彰显一代书画艺术家的德艺风范。

讲座最后,刘教授总结到“禅,不是宗教,禅是一种生活,更是一种智慧。禅即书画,书画即禅。”整场讲座在幽默愉快的氛围与意味深长的话语中结束,有如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为营员们留下了无限思考的空间。感谢刘教授的辛勤付出和对云门农禅夏令营的支持!

Written by